那天,是個颱風侵襲的日子,禮堂外的風雨交加,禮堂內的告別儀式卻仍須風雨無阻的正常舉行,站在家屬答禮席的你,眼光不停地飄向外頭,看著來捻香致意的親友們來來去去,眼看著家祭即將結束了,你卻一直沒看到你盼望的那個舅舅,我知道你心裡的遺憾與落寞,只能輕聲的安慰你,也許真的風雨太大了,所以舅舅路上耽擱了,你看著禮堂中高掛的母親遺照,勉強地擠了一個無奈的微笑,若有所思的說了句「或許吧!」。
在治喪協調的過程中,你告訴我,因為三年前外公驟逝時,媽媽和舅舅為了外公的遺產處置有了爭執,你的媽媽支持外婆的決定,可是舅舅有不同的意見,就這樣,一場遺產風波,造成了本來無話不說的姊弟倆再也不相往來,從此形同陌路,而一場意外,帶走了你的媽媽,你說你的母親彌留之時仍念著舅舅的名字,仍惦記著這個弟弟,而在你承受著喪母之痛前去跟舅舅報母喪,希望舅舅能來送行,並親自為他的姐姐執行封釘儀式時,你卻得到了冷漠的回應,一句“看看那天有沒有時間”的冷漠回覆,幾乎消滅了你從小對舅舅的孺慕之情,你也一直擔心,如果舅舅沒有來執行封釘儀式,母親的身後事是否就不能圓滿。
封釘儀式是眾多的殯葬禮俗之一,因為古時候不像現代醫學進步,所以並沒有嚴謹的驗屍及由醫師開立死亡證明書的制度,而親族長輩們擔心外嫁的女兒是否被虐待或是否有子媳不孝虐死父母的情事,所以必須由往生者的兄長親 人來查驗過,確認沒有人為加工致死的情形之後,才可以蓋棺封釘下葬,封釘儀式通常是由往生者的兄弟來執行﹙父歿由伯父封釘,母歿由舅舅封釘﹚,然後由長子或長孫咬釘,咬起的這隻釘就是俗稱的“子孫釘”。
封釘儀式通常是由師父帶領執行封釘的長輩,圍繞著棺木以“出”字形的順序點釘,取其「出丁」的涵義,總共要點五個方位,東、南、西、北以及天頂﹙棺木最上方中間處﹚,每點釘一個方位師父口中都會念吉祥話,象徵子孫興旺之意,可是如果遇到明明有娘家兄弟卻不願意出席執行儀式或是兄弟年紀大行動不便不方便出席,又或者是沒有兄弟的該怎麼辦?如果是因為不方便出席者可以由兄弟的兒子﹙孝男的堂、表兄弟﹚來代替封釘,因為輩分較往生者低,所以需咬拿板凳墊腳,如真無適當人選可以執行儀式,則可請師父代理執行。
終究你那天仍沒等到舅舅前來,所以我們請師父代理封釘,在師父封釘之前,你對著母親的棺木低聲地說著「媽,風雨真的太大了,舅舅應該是被風雨困住了,妳要放下妳的牽掛,好好去修行喔!」,那一刻,除了拍拍你的肩膀安慰你之外,我真的不知還能再做些什麼,在這些年的殯葬生涯裡,我看到學到了各式各樣不同的殯葬禮俗,但即便我們再專業,我們也只能在殯葬儀程的規劃上替家屬們盡心,面對每位家屬間形形色色的家庭故事,我們只能盡力的為家屬尋求方法,只求能減少家屬心中的罣礙和遺憾。
近期留言